
NEWS 新聞動態
奧凱川龍以“共同目標,雙向溝通,求同存異,理解包容"為合作理念,秉持“快速響應,專業服務、用戶滿意、真誠合作"的營銷理念。
編輯 | 新銳恒豐研究院
2月5日下午,“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標題為《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下稱“《文件》”)。這是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第17年連續聚焦“三農”領域。
全文共5個部分,包括: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加強農村基層治理;強化農村補短板保障措施。
《文件》明確2020年兩大重點任務是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并提出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政策舉措。
今日,二級市場方面,農業板塊已有異動,農業種植板塊快速走強,大北農漲停,敦煌種業觸板,隆平高科、登海種業、宏輝果蔬、荃銀高科等跟漲。
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種業人關注?
先看《文件》原文哪些部分直接和種業相關。
三、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十四)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糧食生產要穩字當頭,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強化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各?。ㄗ灾螀^、直轄市)2020年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要保持基本穩定。進一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調整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穩定農民基本收益。推進稻谷、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加大對大豆高產品種和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推廣的支持力度。抓好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防控,推廣統防統治、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服務模式。加大對產糧大縣的獎勵力度,優先安排農產品加工用地指標。支持產糧大縣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指標跨省域調劑使用,調劑收益按規定用于建設高標準農田。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以北方農牧交錯帶為重點擴大糧改飼規模,推廣種養結合模式。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拓展多元化進口渠道,增加適應國內需求的農產品進口。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深入開展農產品反走私綜合治理專項行動。
(二十六)強化科技支撐作用。加強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項目,搶占科技制高點。加強農業生物技術研發,大力實施種業自主創新工程,實施國家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工程,推進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建設。加快大中型、智能化、復合型農業機械研發和應用,支持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進一步發展壯大科技特派員隊伍。采取長期穩定的支持方式,加強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擴大對特色優勢農產品覆蓋范圍,面向農業全產業鏈配置科技資源。加強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強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等創新平臺基地建設。加快現代氣象為農服務體系建設。
主要農作物的引導方針有什么變化?
糧食生產依然是穩字當頭,與 2019 年沒有變化,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
稻谷與小麥:調整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穩定農民基本收益。該點與預期相同,主糧最低收購價政策仍然會長期存在,主要方向在于讓最低收購價不會扭曲市場價格。
玉米與大豆:相比 19 年本年無提及穩定玉米生產,原因是當前玉米市場化程度已經較高。無提及大豆振興計劃。文件近提出加大對大豆高產品種和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推廣的支持力度。大豆與玉米的種植條件相似,當前國產大豆競爭優勢不強,在無補貼情況下種植玉米效益遠超大豆,國家在玉米與大豆市場化前提下,適當鼓勵種植大豆,并且鼓勵該兩種作物進行輪作。
進出口:文件提出拓展多元化進口渠道,增加適應國內需求的農產品進口。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中美經貿協定已經約定了農產品相關進口約定(感興趣可以自行查看協定原文),預期2020年農產品進口迎來高峰。
經過幾年的調整,當前在主要農作物方面,國家的政策已經相對穩定。
簡單的說: 口糧安全是絕對要保證的,故最低收購價不會取消;玉米逐步走向市場化,大豆是相對鼓勵,但如果振興不了也不會違背市場規律繼續再鼓勵;農產品進出口是會逐漸增加的,這點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了。
來源:智種網


Copyright?四川奧凱川龍農產品干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成都 蜀ICP備1601453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