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新聞動態
奧凱川龍以“共同目標,雙向溝通,求同存異,理解包容"為合作理念,秉持“快速響應,專業服務、用戶滿意、真誠合作"的營銷理念。
農業農村部近日針對俞學文等8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整治土地非糧化的建議,經商國家林草局,作出了答復。
答復中稱,近年來,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不斷強化指導,加強監管,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
一是嚴格管控耕地造林。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提出,嚴禁違規占用耕地綠化造林,違規占用耕地及永久農田造林的,不予核實造林面積,不享受財政資金補助政策。國家林草局印發《關于嚴格保護耕地切實做好造林綠化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統籌安排造林任務,依法依規利用各類荒山荒地荒灘、廢棄地、邊角地等開展綠化造林,科學規范發展農田防護林、經濟林、苗木生產等綠化活動,堅決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造林等行為。
二是完善設施農業用地政策。2019年,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關于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將設施農業用地納入農業內部結構調整范圍,允許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實占補平衡,有效解決設施用地需求。
三是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2021年,農業農村部出臺《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積極引導各地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鼓勵農戶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采取出租(轉包)、入股等方式流轉土地經營權,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239個縣(市、區)、18731個鄉鎮建立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全國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超過5.55億畝。其中,流轉用于種糧的達到2.95億畝。
四是推行高效種養模式。2017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大力推廣“稻田養魚(蝦、蟹)”“稻鴨共生”等高效種植模式,目前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已達3800萬畝,畝均效益近萬元。同時,引導各地有序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發展糧菜輪作等模式,實現了穩糧和增收雙贏。
五是加強耕地質量建設。2015年以來,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在東北四省區實施黑土地保護技術示范3150萬畝次,建立了100個萬畝以上綜合示范區,積極推廣秸稈還田、深耕深松等保護性耕作模式,東北四省區耕地質量5年提升了0.29個等級。開展污染耕地治理試點,在南方耕地酸化、北方耕地鹽堿化問題突出的地區,建設了150個示范區。
農業農村部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推廣高效種養模式,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加強耕地質量保護與建設,防止耕地“非糧化”。
來源:中國農機化導報


Copyright?四川奧凱川龍農產品干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成都 蜀ICP備1601453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