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新聞動態
奧凱川龍以“共同目標,雙向溝通,求同存異,理解包容"為合作理念,秉持“快速響應,專業服務、用戶滿意、真誠合作"的營銷理念。
7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提出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營商環境,引導資源、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向重點優勢企業集聚。
做大做強做優種業企業是種業振興的重要任務。為研討培育優勢企業發展體制機制,探索建立高效通暢的事企溝通交流合作平臺。7月24日,全國農技中心、安徽豐大集團種業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研討會現場
作為農業技術推廣的“國家隊”,全國農技中心持續在“一主多元”農技推廣體系中發揮“領頭雁”作用。
全國農技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張曄在會上指出,全國農技中心正著力建立國家農業技術集成中心,構建以產業為主線,以任務為牽引,國家農技推廣機構、科研院校、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等廣泛參與的農技推廣服務新模式,推進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的集成熟化、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
全國農技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張曄
會上,全國農技中心與安徽豐大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與會人員就深化事企溝通交流合作,推動種業科技成果加速落地展開交流研討。
“此次兩家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是雙方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的開始。”張曄指出,希望通過雙方通力合作,建立高效通暢的溝通交流合作機制,一方面,助力全國農技中心推進品種區試、品種登記、種子檢驗認證、種業監測服務、品種展示評價、良種繁育服務“六大體系”建設,更好發揮在種業振興中的支撐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助力安徽豐大集團加強品種培育、品種試驗、種子檢驗檢測等能力建設,加大產品定位、市場開拓、品牌建設力度,加快優良水稻和玉米新品種示范推廣,進一步提升其在種業領域的影響力,發揮其資本、管理及整合資源的平臺優勢和引領性作用,共同致力于推動我國農作物種業持續健康發展,助力種業振興。
簽約現場
據了解,作為農業農村部直屬事業單位,全國農技中心將立足“支撐行政、引領體系、服務行業”的總體定位,聚焦種業振興行動目標要求,緊抓支撐種業管理和服務種業發展主線,持續推進品種區試、品種登記、種子檢驗認證、種業監測服務、品種展示評價、良種繁育服務“六大體系”建設。
張曄強調,全國農技中心今年及今后一段時間將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嚴格品種區試審定。按照“統一歸口、分類管理”的原則,統籌抓好各渠道試驗組織管理,強化試驗信息技術應用,加強試驗監督檢查,健全試驗主體退出機制,提高試驗能力水平。優化審定評價指標,嚴格品種試驗技術要求,加大優質高產專用品種試驗篩選力度,發揮國家區域試驗引領作用。
上半年,針對品種同質化問題,配合種業司修訂了水稻、玉米品種審定標準,提高分子檢測位點差異、產量和抗性等重要指標要求,大幅提高審定門檻。相關標準,已在7月初農業農村部召開的保護種業知識產權專項整治行動視頻會議上向社會公布征求意見。下半年將重點加強綠色通道和聯合體試驗監管,發現問題的堅決取消資格。
二是優化品種登記服務。持續推進登記許可審查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品種登記服務效能。開展品種重復登記清理和符合性驗證工作,制定作物驗證性狀及符合性判定標準,構建登記品種驗證指標體系,為事后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去年底以來,以向日葵為切入點啟動了登記品種清理工作,對經分子檢測發現的近似品種進行勸退,農業農村部已公告撤銷269個品種。接下來,還將進一步加大已登記品種清理力度,對于經檢測沒有位點差異、且申請者不主動提出撤銷登記的,將依法依規撤銷登記,著力解決仿種子問題。
三是強化種子檢驗認證。發揮好國家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中心作用,組織種子質量監督抽查,加強農作物品種真實性監管,推行重點作物種子質量監測。統籌推進向日葵等34種作物DNA指紋庫構建,建成全國統一開放的DNA指紋鑒定平臺,規范品種標準樣品管理與利用。推動種子認證制度出臺。
上半年,中心篩選確定了全國首批90家質量監測點,組織開展樣品檢測和鑒定。完成玉米、水稻、小麥品種真實性SNP鑒定標準審定和數據庫構建,為維護市場秩序、保護品種創新增添了新的利器。下一步將大力推進34種審定和登記作物SSR分子檢測技術制標建庫,完成DNA鑒定平臺上線。
四是強化種業監測服務。抓好全國種子供需形勢分析、種子市場動態監測、種業統計分析,創新調度機制,完善監測網絡,加大對重點作物、重點企業、重點基地調查研究力度。優化種業大數據平臺建設運行,提升種業監測和種情調度水平,加強種子生產信息指導、種業安全評估和風險預警。上半年,及時調度種子生產情況、分析種子供需形勢、監測種子價格動態,為部里相關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信息支撐。
五是強化品種展示評價。認定一批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建立健全品種評價指標和專家評價機制,大力開展審定登記品種展示示范和跟蹤評價,舉辦品種展示現場觀摩活動,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發布一批引領性、標志性種業創新成果,服務農民看禾選種。今年,全國共安排展示評價品種4300多個次。首批認定了60個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得到行業廣泛關注和普遍歡迎。
六是強化良種繁育服務。加強種子基地建設指導,協助推進制種大縣獎勵政策實施,組織開展制種大縣獎勵考核評估,新認定一批制種大縣和區域性良繁基地。組織開展先進制種技術研究與集成推廣。上半年,配合種業司開展制種大縣獎勵政策實施,今年財政部加大了支持力度,獎勵資金由10億元提高到20億元,連續獎勵5年,重點支持與龍頭企業結合共建的優勢基地,推動基地做優、企業做強同步發展。
下一步全國農技中心將組織開展制種大縣中期評估,并啟動新一輪制種大縣和區域良繁基地認定工作。上半年中心種業各項工作成效明顯,特別是水稻玉米品種審定標準修訂、向日葵品種撤銷登記、水稻玉米小麥品種真實性鑒定 SNP標記法3項標準審定、制種大縣獎勵政策實施等重點工作。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全國農技中心、安徽、甘肅、浙江、上海等4?。ㄊ校┓N子管理部門、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等領導專家及安徽豐大集團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后,與會領導專家一行參觀了北京農林科學院試驗基地。
來源:農財網種業寶典


Copyright?四川奧凱川龍農產品干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成都 蜀ICP備1601453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