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新聞動態
奧凱川龍以“共同目標,雙向溝通,求同存異,理解包容"為合作理念,秉持“快速響應,專業服務、用戶滿意、真誠合作"的營銷理念。
10月10日,全國引領性技術玉米籽粒機收現場觀摩會暨農技推廣補助項目管理交流活動在泰安召開。本次會議由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業農村部農機鑒定總站、農機推廣總站共同組織召開,全面總結玉米籽粒低破碎、機械化收獲技術推廣取得的成效和經驗,交流各項引領性技術集成示范工作的情況。來自全國的行業專家及技術人員百余人參加觀摩交流活動。記者從會議上獲悉,我市著力開展玉米籽粒機收等引領性技術實踐,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全年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557萬畝,總產穩定在252萬噸左右,連續多年實現穩產增產,為農業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玉米籽粒機收是農業農村部目前正在推廣的一項引領性技術,實現了玉米收獲脫粒的全程機械化。作為本次會議的"重頭戲",10 日上午,與會嘉賓首先來到岱岳區馬莊鎮老宮官莊村,觀摩玉米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和玉米籽粒機收品種、機械現場展示。觀摩會現場10個玉米品種穗粒飽滿,品種特點顯著。伴隨著機械轟鳴7個品牌的玉米收獲機依次上陣,展示設備功能特色。"機收籽粒品種展現出良好的適應性,泰安在推動玉米籽粒機收上進行了積極實踐。"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農業部玉米專家指導組組長趙久然說,推動玉米籽粒機收工作取得更大成效,要進一步篩選適宜玉米籽粒機收的品種,加大示范推廣力度。進一步通過規?;N植大戶的引領,提高籽粒機收的生產應用。進一步加大籽粒機收后配套的烘干、存儲設施建設。
在下午舉行的會議上,中國農科院李少昆研究員、中國農大張東興教授就玉米籽粒機收關鍵技術集成和機械配套作專題報告。發布了我市9日進行的玉米籽粒機收品種和機械評價結果。全國農技中心發布了玉米籽粒機收發展報告,系統總結我國玉米籽粒機收技術發展的進展和成效,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今后發展的思路和措施,全面推進我國玉米產業發展。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張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農業農村部每年都開展十大引領技術發布,在農業生產主推技術的基礎上開展十大引領性技術,特別是引領農業和農機的結合,有助于更好實現糧食主產的全鏈條和全程機械化,為新型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帶來更好收成,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實現優質農產品有效供給。"我們也將通過集成化的工作推廣方式,不斷推動引領性技術的適用性、先進性和前瞻性。"張曄說。
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閃電新聞客戶端


Copyright?四川奧凱川龍農產品干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成都 蜀ICP備16014539號-1